《黑龙江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能 帮 到 你 我 很 幸 运

   期次:第690期      查看:97   






图为我校志愿者在哈医大三院为就医患者提供志愿服务



  初入大学时,抱着“多多锻炼自己”的想法,我加入了我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,机缘巧合下成为一名了志愿者。没想的是,随着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的增长,我的内心产生了一种为他人服务的使命感。
  刚接触志愿服务活动时,同所有刚入职的“菜鸟”一样,新奇又懵懂。当然,内心还充斥一腔热血。初次参与志愿者活动,我在医大三院做一名导诊员。穿着厚厚的棉服,站在大厅中央的导诊台,都能感受到从敞开的医院大门吹进来的刺骨冷风。早晨八点整,套上印有“志愿者”标记的红色马甲,面带微笑,笔直站立,持着礼仪小姐一般的仪态,随时准备为前来就医的患者提供帮助,这是我的工作状态,这样的状态需保持 2 个小时30 分钟。
  我的第一次志愿服务活动,就在大脑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中结束。当时,我对医院的布局毫不熟悉。当有人来询问我具体科室的位置时,我却只能僵硬地扭过头,窘迫地向导诊台的护士寻求答案。大多数时间,我都一直盯着电梯口摆放着的医院各科室的布局展示牌。我生怕再来一个患者咨询,会哑口无言。
  当时我有些落寞,为没能帮到别人而感到懊恼。往后,去医院的路上,我都在脑海中反复回忆医院各科室的位置。现在,我敢自信地说,我已经可以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每个科室的名字了。
  第二期志愿活动,我的任务地点转换到了医院的核心的楼层——综合楼。在这里,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。
  站在人群的中央,即使是穿着红色的马甲,也不算是醒目,前来医院就诊的人们迈着快速的步伐,从我身旁掠过。或许是不太了解志愿者的工作,许多人不会主动向我咨询。这时,我会主动上前,为他们提供帮助。他们对我说的那句“还好有你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。
  在志愿活动结束后,许多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给我送水的热心阿姨、有对我工作充满好奇心的大爷、还有一些不太友好的患者。印象最深刻的,是一位患了绝症的老太太。
  兴许是时间还早,那天的医院某楼层中央并不像往常那样拥挤。一位老太太走向我,突然拉住我的手,有些神秘地说:“你是志愿者吗?我想问点事。”我点点头,心里预感她并不是想问路。“你知道化疗一次要多少钱吗?”她小心地问道。我并不清楚医院里的收费规则,只能抱歉地回答,“对不起,我也不太清楚。奶奶,这得问问医生。”她继续说,“医生说我这是晚期,得做好多次化疗,是不是得要好几万啊?”我突然有些懵,不曾想我面前这位精神奕奕的奶奶居然患有这么严重的病。“奶奶,要不您让子女来问问医生?”我内心想,这样回答会不会稍微好一点。“他们都忙,我就是想来问问,要是太贵,我就不做了。”犹记那个瞬间,我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的。我站在那,听她说着自己的事。不知时间过去了多久,老太太可能也意识到什么,和我道了句“谢谢你,小姑娘,再见啊”就离开了。而她也没有往医生办公室的方向走去,而是离开了医院。
  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让她赶快离开,而是让她说完她想说的话。老人害怕子女操心花钱,自己坐车来医院。她的身上有对别人的温暖关怀,也有自己内心的孤独。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,患者内心存在着的焦虑和苦楚。
  来医院做志愿者,好似在唱一首动听的歌曲。我想,我会坚持唱下去,因为我还想在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和学习更多的东西。站在人群的中央,身为一名志愿者,我的视线就是在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。能帮助到你们,我很幸运。 信息管理学院 张玥

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8911次访问,全刊已有3021590次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