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黑龙江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展标兵风采 扬奋斗精神

摘要:展标兵风采 扬奋斗精神 王焕然 中共党员,研究生院民商法学专业学生。曾任全国研究生骨干示范五班班长、党支部书记、校研究生会主席等;曾获国际圆桌会最佳辩手、全国党员骨干示范班优秀学员等多项荣誉;曾受人民网、东北网、凤凰网等众多媒体采访报道。 ◎校报:是什么促使你投身于学生工作,并时刻保有对工作的热情呢? 王焕然:学生工作的韧劲和学习的紧迫感促使我更加高效的利用时间。我觉得学生工作有一种独特的魅力,每当大型活动召开时,老师都会带着我们加班到深夜,一帮兄弟在星光下一起走回宿舍的这段路是我永远难忘的回忆。学生工作使我成长很快,使我有机会在很多人面前演讲,有机会独立思考亲自策划一场活动。 ◎校报: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呢? 王焕然: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三下乡,在乡间小路上走的时候,会有很多蛇在脚边滑过。夜晚在教室里睡觉的时候,会有很多蛇在窗外攀爬,那个地方叫松峰山镇。自那时起,我发现我们不知道的、我们能够做的,还有很多。从那以后,我开始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,希望能够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到更多的人。 刘千瑞 中共党员,政府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。曾获国家奖学金、学习标兵奖学金等,荣获省三好学生、校最佳三好学生、优秀党员等称号。曾带领四人团队参加“华夏土地杯”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,荣获三等奖。现为一名保研辅导员。 ◎校报:请问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吗?刘千瑞:学习没有捷径,如果没有足够的天分,唯有日复一日的努力。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很重要,多向优秀的学长学姐取经,有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很多人都以为文科专业很枯燥,其实有很多软件可以自己学习,有很多专业竞赛可以自己发现,勤学多问,理论实践相结合。 ◎校报:选择留在黑大成为一名辅导员,有什么想对母校和老师说的话吗?刘千瑞:在我迷茫时,是老师们的教导让我成为今天的自己。我感恩黑大,感恩成长路上帮助我、鼓励我的老师和同学们。我想把自己收获的爱传递给更多未来的黑大脊梁。我感谢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归途,更直面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,是黑大给予了我一身荣光,我将用青春回馈我的信仰。 李 畅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学生,四年专业成绩第一,曾获国家奖学金,国家励志奖学金,学习标兵奖学金,校一等综合奖学金,校优秀特困大学生一等奖学金,黑龙江省三好学生,优秀毕业生标兵等荣誉,现保送至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。 ◎校报: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吗?李畅:我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有清晰的认识,我只能在平时学习中多下苦功,上课认真听讲,下课勤于温习。同学们在睡梦中,我早早起床,抓住清晨时光。同学们课后回寝休息,我去图书馆读书。同学们周末、假期出去放松,我去做项目,搞科研。论说学习方法,我没有什么特别的,就是坚持、积累,朝着目标不间断的努力学习。 ◎校报:在学习生活中是否有过比较艰难的日子,是怎么度过的呢?李畅:我母亲身患尿毒症,家庭负担很重,但她最大的期望就是我学有所成,我再难受也比不上母亲透析时被粗大针管扎穿动脉的痛苦,我再艰难也比不上母亲十多年来为了培养我所忍受的病痛。是母亲赋予我力量,让我在艰苦失败的时候坚持拼搏,最终历经风雨,见到彩虹。 庞宇歌 中共党员,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,校青马工程菁英班学员。连续三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两项校级奖学金,获校级奖项三次。获校三下乡先进个人等校级荣誉称号四项,院优秀党员奖等其它十余次院级及以上荣誉称号。南岗区优秀青年志愿者,发表省级刊物论文一篇。 ◎校报: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,你收获了什么呢? 庞宇歌:大学四年里,我遇见了很多可亲可爱的人,也和大家一起做过许多有趣有意义的事情,这些都是让我毕生温暖且有意义的回忆,充实着我的生活。四年间我收获了许多的温暖,从母校黑大、学院、辅导员老师、到每一位老师和同学,大家都耐心热情地都帮助我成长,给我提升自己的机会和振奋精神的鼓励,才成就了今天的我。 ◎校报:在志愿服务中,志愿服务带给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? 庞宇歌: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经参与的贵州支教活动。我有幸陪伴并助力了山里孩子们的梦想,更要谢谢孩子们也成全了我的梦想。在这条黔行之路中,我非常荣幸能结识了一群善良可爱的朋友,真的感觉自己很幸运很开心。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,不仅让我收获着满满的爱与感动,更是让我得到了历练与成长。 叶力萍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学生。曾获一等综合奖学金、国家奖学金。材料化学、大学物理等专业课均突破历届最高分。曾参加暑期“三下乡”支教、哈尔滨第 18 中学支教等志愿服务,累计志愿服务活动超过 330 小时。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博士全奖录取。 ◎校报: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学习心得?叶力萍:知识的学习,就像工具一样,像空气一样,在自己今后的路上必不可少,所以哪怕枯燥无味,我也会认真的学习。我非常热爱科研,实验带给我的不仅有困难,更有快乐。我热爱知识、热爱科学、热爱生活。我想把一句衷心的话送给学弟学妹们:忙点累点是你们大学最好的状态。 ◎校报:能否谈谈你今后的目标?叶力萍:我今后的发展方向,短期来说,就是安心搞好科研,一起和课题组攻坚克难,在这个崭新的征途中继续拼搏奋斗,实现自我价值。长期来说,毕业之后或许会选择另外的平台继续深造,也有可能会选择找工作,继续实现自我价值,为人类事业做出贡献。 李俊鑫 哲学学院哲学专业试验班学生,曾任哲学学院第七届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,学生会副主席。曾获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一等奖,校第十三届“芙蓉学子 ? 榜样力量”学术创新奖等荣誉。在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5 篇,出版学术专著一部,多次参加德国科隆大学、香港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的访学交流项目和国际会议,目前推免到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。 ◎校报:可以分享一下你学哲学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吗?李俊鑫:学习哲学是一个打破固有常识,尝试提出新思路,新想法,新见解和新认识的一个过程。哲学对我们来说,既陌生又熟悉,但是真正地研究哲学,将哲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去学习,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。所以当我学习哲学时,会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不会的,但这也让我真正地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和动力。 ◎校报:对于自己未来的期待是怎样的呢?李俊鑫:总体来说,自己对于未来的想法还是很多的。我的初步目标就是获得哲学博士学位,然后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,我还打算去政府机关,公司等实习,理论联系实际,不光要写文章,还要做实事,做一个踏踏实实,勇毅果敢的人。 臧恙白 中共党员,俄语学院俄语专业拔尖创新试验班学生。曾获校综合奖学金两次,国家奖学金一次。获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奖项两次。省第五届俄语风采大赛获奖、获莫斯科冒险游戏团队奖,获省普通高等学校“三好学生”,校“三好学生”、“最佳三好学生”等荣誉称号。 ◎校报:对于俄语的学习,有哪些独到的认识或是经验想分享给大家的呢? 臧恙白:语言的学习是需要下功夫的,特别还是俄语这种非常难的语言。首先俄语发音一定要学好,做到语音、语调准确。其次是俄语基本功的练习,变格变位熟练,牢记基本语法知识点,多积累单词和句型。第三,在学习语言的同时,还要注重俄罗斯国情文学的学习。语言与国情文化是密不可分的,学习国情文化会激发我们学习语言的热情。第四,坚持即真理,厚积薄发。 ◎校报:出国留学的经历给你带来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呢? 臧恙白:留学期间去了俄罗斯很多地方,领略了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风景、不同的风俗习惯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让我更加了解俄罗斯这个国家,也觉得非常幸运选择了俄语。 文世贤 中共党员,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。现任校团委宣传调研部副部长、校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、班级团支书。曾作为副导演参与排演话剧《雷雨》和《我本一无所恋》。曾获黑龙江省三好学生、第二十二届“校园最佳”学生工作奖、校三好学生、校优秀团干部、校一等综合奖学金等荣誉。现推免至黑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。 ◎校报:可以分享一件大学生活里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吗?文世贤:每一个活动从策划筹备到最终呈现,都是难忘的经历。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见证过清晨的主楼广场,也体验过教学楼的封楼催促。最后结果的呈现对我们来说已经变得不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和小伙伴们在一起,一群人为了一件事共同努力,他们是我最大的收获。 ◎校报:你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样的期待呢?文世贤:七月份将奔赴西部支教的我,近期的奋斗目标是将自己的所学、所看、所感带给西部山区的孩子,不仅成为一名师者,更是一名陪伴者、建设者。我希望成为一个对大我和对小我都有价值的人。实现价值的方式有很多,与其谈及未来不如做好现在,先定一个小目标,走好脚下的每一步。 钱 程 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。学习成绩专业排名名列前茅,通过英语四六级,俄语四六级。曾多次获得省三好学生以及国家级奖学金,多次参加学术竞赛以及创新创业项目并累计获奖十余次。现已保送重庆大学攻读研究生。 ◎校报: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学习经验吗?钱程:我认为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,因为作为理工科学生,最直观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。在实践过程中,能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。理论与实际运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,我们也能在实践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,这在工科中也是很重要的。最后我想建议大家能够尽早加入相关的实验室,因为实验室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好,更宽广的平台。 ◎校报:你对自己未来有着怎样的期待呢?钱程:我希望在未来攻读硕士的三年里,继续坚持努力学习,潜心研究,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学习能有所成就。多做出一些成果,多发表几篇文章,希望能在未来为中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。 王友超 中共党员,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,担任班级学习委员,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。曾获国家奖学金两次,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三好学生,第四届“互联网 +”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,现已保送复旦大学作为本科直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。 ◎校报:你是如何兼顾比赛和学习,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?王友超:我认为在比赛和学习之间,学习是最重要的。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,上课认真听讲,课后认真复习。比较难的学科要提前预习,多读有关的专业书籍,不会的就抓紧时间问老师,争取上课阶段就把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都弄懂,给课后留有足够的时间做科研课题和项目,以更好更充分地准备创新创业类比赛。 ◎校报:你觉得大学生活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?王友超:大学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就是我的辅导员朱军老师,这么长时间以来,朱老师一直对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细心认真负责,公平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同学的问题与疑惑。这给了我很大的影响,让我学会了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,对待每一个问题都细心认真地解决。

黑龙江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22876次访问,全刊已有3020891次访问